巧用“债务加入”解僵局,专业调解破执行困局

作者:     发布日期: 2025-08-11     二维码分享

近期,本观律师事务所代理的一起典型买卖合同纠纷中,面对合同效力瑕疵、担保过期、财产隐匿三重困境,本观办案律师团队创新运用“债务加入”+“分期履行” 组合策略,成功锁定隐性责任主体,通过调解锁定近160万元欠款的分期偿还方案,并以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民事调解书保障后续债权实现。


案件难点

合同消息悬空与执行困局

委托人(某混凝土企业)向某工程供应建材,但签约时出现重大疏漏:


合同主体瑕疵

合同文本虽列明承包方为“某公司”,但该公司始终未盖章确认;

实际签约人A某(挂靠人)及担保人B某在合同签字,但闫某的担保期限已届满。

财产线索枯竭

诉讼中采取保全措施时,发现A某、B某名下银行账户均无足额资金,传统执行路径受阻。


破局关键

深挖关联主体锁定债务加入

本观办案律师团队在谈判调解阶段展开深度调查,发现重大转机:

突破性发现:A某实际控制另一家关联企业“某工程公司C”(从事同类工程建设),该公司具备偿付能力但未在原始合同中体现。


基于此,律师制定核心策略:


债务加入设计

通过调解协议将C公司列为连带责任主体,使其对A某的债务承担共同清偿责任;

分期履行+加速到期条款

约定5期付款计划(2025年6月-10月),总金额1,559,735.71元;

设置加速到期条款:任一期未足额支付,则全案债权立即到期;


违约成本加压

逾期付款将按日万分之五计息,并承担执行惩戒风险。


专业价值

三重风险闭环防控

本案的成功调解彰显了本观办案律师团队律师对建设工程行业规则的深刻理解:

穿透调查义务

对挂靠人背景及关联企业进行工商、税务、项目三轨核查,挖掘隐性责任主体;

债务加入的战术价值

在担保失效或主体缺失时,通过调解程序将关联方纳入责任体系,构建多重偿债保障;

执行威慑前置化

将失信惩戒、高消费限制等执行措施写入裁判文书(判后告知书),大幅提高违约成本。



结语

本案通过非诉调解实现目标,彰显本观办案律师团队在复杂债权架构拆解与执行风险预控方面的专业能力。

在债权实现路径上,唯有将“合同审查-财产调查-责任扩张-执行威慑”全链条闭环设计,方能真正破解“胜诉易、执行难”的行业痼疾。

巧用债务加入 1.png

巧用债务加入 3.png

巧用债务加入 4.png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郑州市正光路与民生西街北50米7层         电话:13346970901
        
Copyright   ©  河南本观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河南锐之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5133267号-1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