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观律师事务所代理的一起商品混凝土货款纠纷,通过高效的办案策略与专业的谈判技巧,最终帮助客户解除抵房协议,通过调解促成全额670万欠款现金清偿方案,成功规避“以房抵债”可能造成的数十万元损失,圆满解决争议。
案情回顾
客户与北京某建筑企业签订了《商品混凝土采购合同》,约定向其承建的某项目供应混凝土。截至2024年11月,双方结算金额为1200余万元,被告已支付部分款项,剩余部分约定以四套公寓进行工程款抵房。
后因该抵房协议存在履行障碍,如果“以房抵债”,则可能导致客户方损失数十万元,客户遂委托本观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介入处理,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争议焦点
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
原以房抵债的协议是否继续履行?
若解除该协议,剩余货款如何支付?
能否通过协商降低客户损失?
专业调解
本观办案律师团队在接受委托后,迅速梳理案件材料,明确诉讼请求,并积极推动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如下关键条款:
解除原抵房协议,恢复原始货币债务;
被告分四期支付剩余货款共计670余万元,并明确每期支付时间节点;
若被告未按约付款,原告有权就全部未付金额申请强制执行并计收逾期利息;
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进一步减轻原告负担。
本案通过调解方式高效化解纠纷,不仅避免了以物抵债可能带来的资产贬值风险,还通过结构化付款安排显著降低了客户的资金回收风险与额外损失,体现了“以谈促和、以调止争”的非诉解决优势。
本观办案律师团队凭借对建设工程领域案件的深度理解与欠款纠纷解决的深厚经验,从客户利益出发,精准识别风险点,灵活运用法规条文与谈判工具,最终成功帮助客户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