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深秋,凉风浸透了冬的讯息,而调解室内,气氛却异常焦灼。
空气里只剩下纸张翻动、键盘敲击、和偶尔一声疲惫的叹息。
对方律师再次提出:“这个金额我们不能接受……”
我们抬起头,声音冷静却不容置疑:
“我们已经做了很大让步,如果这个方案你们还不接受,那我们就开庭来谈!”
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策略——我们深知,对方是一家极其看重声誉的企业,不愿留下涉诉记录,造成商业形象上的明显瑕疵。
而正是这份心理上的精准拿捏,加上我们毫不退让的定力,最终撬动了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调解,为顾客“赢”回百万工程欠款。
不完美的开头
客户曾于2018至2019年间,承接某科技公司发包的焙烧窑、沸腾炉等工程项目。工程如期完工并验收投入使用,对方却迟迟未付清尾款。多次催要无果后,委托本观律师事务所介入维权。
客户手中不多的证据令人担忧:
关键合同只剩复印件;
缺乏正式对账单;
证明欠款金额的,只有一张对方电脑屏幕的拍照,和微信里传来的一张手写欠条截图。
证据链薄弱、原件缺失——若轻易开庭,结果未必乐观。
团队没有先泼冷水,而是把所有 “零碎证据” 铺开来,逐字逐句抠细节:合同复印件里有没有双方盖章、签字的清晰痕迹?微信记录里能不能找到对方承认欠款的对话?电脑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能不能和已有的付款凭证对应上?
一番梳理下来,团队在全面分析后做出了清晰判断:
对方公司仍在经营,并且现金流稳定,有履行能力;
企业商誉敏感,不愿涉诉;
虽证据形式瑕疵,但内容真实可信,可形成逻辑闭环。
于是我们决定:
锚定目标,以上诉施压;不因证据弱而示弱,反而要强势推进。
两天一夜的谈判
整整两天一夜,我们牢牢守住三个原则:
金额不让:欠款本金+利息,一分不减;
违约条款必加:任何一期逾期,全部欠款立即到期并额外计息;
付款节奏卡死:严格分期节点,不接受模糊承诺。
对方提出的方案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会儿说 “不同意给利息”,一会儿说 “付款期限要延长”。
团队始终没松口:工程款一分不能少,利息得按约定算,付款期限可以协商,但必须有明确时间表,而且如果逾期,就得承担违约金。
对方几次试图推翻重谈,我们只回应一句:
“我们已经做了最大让步,这是底线,不能再让。”
完美收官
这场历时两天一夜的调解谈判,最终以一份令人满意的调解书落下帷幕。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账款追回,更是本观办案律师团队专业调解能力的最佳证明:
95万欠款全额确认;
7.6万利息全额确认;
分期付款+严格违约条款;
诉讼费由对方承担。
这个结果实现了客户权益的保障,同时避免了漫长的诉讼程序和执行风险。
谈判的智慧
本案的价值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
一、 证据瑕疵≠败诉:通过证据链补强与逻辑梳理,将“弱势证据”转化为“可信事实”;
二、 调解是技术更是艺术:在充分预判案件走向与对方心理的基础上,将诉讼压力转化为谈判优势;
三、 专业价值体现在决策时刻:在能否让步、何时坚持、如何破局的关键节点上,专业判断是唯一的指南针。
我们始终认为,真正的专业力量,不仅体现在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上,更体现在证据不足时的构建能力、谈判僵局下的破局智慧,以及对当事人商业诉求的深度理解与实现。



当前位置: